理论周刊·智库丨努力办好特殊教育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发展
2023-10-13 18:38:59
习强调,要“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要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发展特殊教育应“以生为本”,培养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幸福生活的信心和能力,让他们未来能够独立自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
湖南是特殊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的省份之一。截至2022年底,全省30万人口以上县市已全部建有特殊教育学校,其中适龄残疾儿童就学率稳定在97%以上,提前完成《“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相关要求。要把特殊教育进一步办出成效,使我省残疾人整体文化程度跻身全国一流水平,还需增强办好特殊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应坚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的基本原则,落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给予特殊教育事业更多政策扶持和定向倾斜。
尽快出台更细致、适合我省地域特色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目前我省特殊教育尚未达到发达国家特殊儿童“零失学”的先进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已于1994年颁布实施,建议我省在实施的同时,尽快出台更细致、适合我省地域特色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用法律法规保障全省残疾儿童青少年受教育权利,让每个特殊儿童都走进校园。
力争实现残疾青少年高等教育“全免、全救助”。目前,我省每年新录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青少年仅800人左右,分散于各专科学校或专科专业中。应在普惠教育基础上加大政策、资金、项目向特殊教育的倾斜力度,尽早实现残疾青少年高等教育“全免、全救助”,至少建成一所中上标准的特殊教育本科学院,或在本科院校中增设特殊教育学院,让更多残疾青少年“上得起学”“上好学”。
加大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建设力度。支持开放大学开发、建设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免费课程,鼓励高校面向残疾人开通一定比例的免费网络教学渠道,畅通和完善残疾人终身学习通道,从根本上提高我省残疾人整体文化水平和“能就业”基数。另外,我省20万人口以下的县、市、区应尽早实现百分之百配置特教资源。
目前我省特殊教育类型相对单一,部分特教学校在把握残疾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方向上存在偏差,未能充分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潜能。
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教育行政部门应致力于拓展学段服务、推进融合教育,在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设立特教班,或安排随班就读,创建融合教育环境,让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享优质教育。江南体育官方网站
完善符合实际、尊重规律的特殊教育教学体系。特殊教育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准确把握特殊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避免过分引导学生向音乐、美术等方向发展,从而增加其家庭经济负担;应制定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案和评估标准,允许、鼓励特殊儿童青少年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成长。
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提升特殊职业教育实效,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设适应残疾学生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鼓励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校与本地儿童福利机构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比如创建现代种植、养殖、旅游工艺品设计制作等实践基地。
特殊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研、医疗、康复等机构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打造“特教联盟”,为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实施医教深度协同合作。当前,省会长沙已率先开启医教深度协同合作模式,由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携手湖南省儿童医院,将康复中心开进校园,并由专业儿童康复医疗机构托管,提升了残疾学生的康复服务水平。这种整合资源、多方联动模式可供省内其他市州学习借鉴。
促进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卫生健康、民政、残联等部门应协同推动残疾儿童青少年相关数据互通共享,推进特殊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提高残疾儿童青少年借助现代技术开展沟通交流、丰富学习生活的技能。
强化特殊教育组织保障。严格执行《湖南省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推动各市州将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有关部门年度任务,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支持长沙建成残疾人就业率冠军城市,支持益阳、衡阳建设残疾人体育强市,支持永州、郴州打造“无障碍”城市名片,切实发挥各地地域和文化优势,齐心推进我省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