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十篇

2024-01-16 17:40:13

  结合心理发展特点和社会要求,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可在情绪、主导活动、人际适应、了解自己和环境等方面加以考察。

  第一,拥有基本稳定的情绪。尽可能地保持愉快、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态度,偶尔出现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但不会持续长久;能够向家人和教师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保持相对稳定,不出现过激行为。

  第二,乐于融入周围的环境。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并且能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将自己的兴趣和精力倾注于学习、劳动和游戏中,并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尽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争取最大的成功;对学校、社会环境具有积极的接纳能力,能尽快适应环境变化。

  第三,具有适当的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十篇

  第一,敏感与敌对,容易情绪激动。自卑心理使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缺陷,过多注意别人的语言、行为和态度,对他人的评价也极其敏感,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会表现极端愤怒,也常因一点小事或别人无心的一句话而大发脾气,对外界的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波动较大,易发怒,常与人发生冲突。

  第二,自闭与自卑,容易诱发孤独。残障儿童学习效率不高、失败的经历较多,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无能感;由于受过分保护和照料,可能任性、自私并伴有强迫、焦虑、自闭、情感和行为障碍等问题;他们乐于与同伴交往,特别是同为残障的伙伴,但与正常同伴交往时会感到彼此不同,使得他们不愿与周围的人交往,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孤独感,性格变得内向,甚至会出现交往和社会障碍。

  第三,抱怨与悲观,容易内心消极。当残障儿童做事遇到困难或受到嘲笑时就会产生抱怨情绪,抱怨亲人、朋友,抱怨命运的不公平,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无能的、多余的,有强烈的无能感和不公平感。此外,与正常儿童相比,残障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遇到更多困难,甚至他人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因此他们常常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悲观消极的心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一,培养积极健康情绪,帮助残障儿童找到自我。通过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预防和转化不良情绪,在自信中找到自我。学会表达情绪,克制和宣泄不良情绪。也可以帮助残障儿童疏导负性情绪,如愤怒时,可以听音乐、作画、进行运动等,悲伤时找朋友倾诉;焦虑时,可以进行自我放松等。还可以从残障儿童的闪光点入手,逐渐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无能的,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找到自我。

  第二,优化生活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心理情绪。环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稳定的生活和教育场所,必要的物资设备,适当的空间条件,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基础。在教室的布置中,推行“一块语言版、一个玩具柜、一个生态窗、一个音乐角”,有利于教师在心理健康课上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精神环境对残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人际关系与环境气氛和谐,生活快乐,以及家长与教师积极关爱,那么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就容易趋于积极;相反如果长期处于不良氛围下的残障儿童容易形成冲动、愤怒、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表现。对此,在学习和生活上,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用无私的爱去感化、温暖他们的心,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带领他们走出迷茫,使他们感受到校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为他们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提供保障。

  第三,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把握好健康心理发展方向。通过开展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可实行“一个融合”,即“学校全方位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融合”,推行“五个自主”:“自理自主、劳动自主、交往自主、学习自主、休闲自主。”将“我洗小手绢”“小小值日生”等活动纳入日常心理教育中,培养残障儿童的自主意识;通过开展义务奉献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环境的心理能力。比如利用义务劳动日使他们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活动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同时提升其自我价值感;还可利用社区人力资源,教育设施,针对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和兴趣小组;也可以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使智障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中愉悦身心,同时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定期组织各种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活动,使残障儿童在身临其境中培养健康的心理。

  第四,家庭与学校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协调配合。对残障儿童近期的表现及心理状况,家长和教师应及时进行沟通交流,针对问题,研究和学习相关的教育技术和方法,采用适宜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三者更好地融合,这样就能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以便采取积极的心理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对家长进行残障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定期为家长举办讲座,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支持学校开展针对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儿童偏低,有较为普遍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较为严重,还常常体验到被歧视感、不平等感,甚至发生身份认同的危机。1.自卑感。因为城乡消费、语言、生活习惯、教育水平等差距加大,流动儿童可能会因各方面比不上城市儿童明显体验到自卑感,缺乏自信。一项调查表明: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在学校中什么都比别的同学差,超过半数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表现平平,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部分流动儿童有社交回避现象,既不愿或不敢主动跟同学交往,也害怕跟老师交流,对老师的批评特别敏感紧张。在课堂上则表现为安静沉默,不敢举手,更不敢大声发言。2.孤独感。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对流动儿童来说,这种环境的巨大变化都将使之产生心理上的烦恼和压力,使之体验到较强的孤独感和较低的归属感。若加之因为生活习惯、语言的不同而出现同伴交往困难,尤其会加重流动儿童的孤独感,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倾向,产生适应性心理障碍。3.被歧视感。流动儿童多是从落后地区进入到发达地区,其城乡差距常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感。其就读的学校常被称之为“打工子弟学校”,其设施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或进入到公办学校,被称之为“借读生”、“插班生”、“乡下人”。在公办学校读书期间,可能会遭受到来自城市同学的明显有意的排斥、孤立,或者是无意的疏远和冷淡。此外,流动儿童在流动过程中往往出现超龄入学、或者因为跨地跨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而造成学习成绩较差,可能导致一些教师和城市学生家长对流动儿童有偏见。或者在社会生活中,其父母被称为“外来人口”,自身也体会到“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低人一等”的不平等感,甚至感受到自己是边缘人,产生身份认同危机,阻碍自身融入到城市社会。

  流动儿童的年龄为6-14周岁之间,在心理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外部环境的稳定与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心理和行为的顺利发展。流动生活、新环境的适应往往让流动儿童很容易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如退缩、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不能形成较为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不爱合作活动、对老师或家长的批评过分敏感、不善于与人交往,表现出性格内向、敏感,行为拘谨、相对孤僻。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行为适应问题。

  1.学习动机缺乏。因受跨地跨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的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多处于中等偏下,加之父母教育指导能力的不足,家庭经济和地位难以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流动儿童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均受到影响,表现出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积极性偏低,自信心不够。2.学习适应困难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中表现出学习适应困难的比例较城市儿童高。究其原因,可能是与学习环境不稳定、教育条件不足、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有关。城市学校里,教学进度较快,知识拓展面广,采用信息化手段,城市儿童配备智能化学习设备甚至参加各种学习班。通常流动儿童对新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适应,如出现偏科现象,英语学习很困难,学习效率低,厌学情绪比较明显,甚至逃学,沉湎于电子游戏,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流动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个人的一些性格特征、不良的家庭环境、粗暴的教育方式、频繁流动的现实、老师的偏见以及社会制度带来的歧视和排斥等因素都会引发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从系统观点来看,在流动儿童心理救助过程中,应加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工作机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的合作,共同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与城市融入。从宏观层面,需要改革基于户籍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制定科学政策和完善流动儿童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从中观层面,需要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和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加强教育规划和财政保障,促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微观层面,需要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者协调的“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城市学校教师应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关爱流动儿童,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并喜欢新的学校生活,同时开设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开展相关活动,培养流动儿童阳光心态和良好心理素质,并通过社区家庭教育培训,指导流动儿童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城市学校是开展流动儿童心理救助工作的主阵地,重点任务是为流动儿童营造无歧视与偏见的育人环境,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开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各类型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心理辅导等。1.学校管理者的工作要为流动儿童营造一个包容、和谐、无歧视与偏见的育人环境。城市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流动儿童就学的相关政策,推动教育的公平性改革,并制定相应制度,杜绝歧视学生行为。2.班主任的工作打造一个温暖、宽松的班集体,帮助流动儿童减少转学带来的不适应。肯定他们的优点,给以正面的评价,创设平台展示他们的特长,给以合适的岗位,让其参与班级的管理,从而使其融入新集体。同时要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此外,还可组织一些有关友情结对、感恩父母与老师、成长路上等“关爱学生”的主题班会,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给予流动儿童爱的滋润,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减少其孤独感。3.科任教师的工作每一位教师都要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流动儿童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消除对流动儿童的偏见,给予流动儿童人文关怀,真诚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从优势视角看到孩子们的优点,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帮助流动儿童克服学习畏难情绪,给予弱势学科辅导。同时教育班级同学互帮互助互爱,在学习上结成对子,让流动儿童适应并喜欢新的学习生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参加“爱心妈妈”、“爱心屋”等关爱帮扶活动。4.心理老师的工作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在了解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干预工作。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课、每周的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自理、自护、自尊、自律、自强、健康、学习、亲情、交友等广泛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班级或小组参与和体验的形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自我心理教育能力。第二,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心理辅导软硬件设施建设,如心理咨询室、沙盘室、宣泄室、心理测评软件。定期与流动儿童沟通交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学习、人际、自我成长等个体心理辅导,帮助流动儿童拥有积极阳光心态,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老师。孩子的习惯、求知、为人、处事等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引导。但研究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存在问题。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为生计奔波,甚至居无定所,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品德以及心理发展。有的父母则是因为文化层次较低,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更无合适的教育方法。一方面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无关,家长不必参与教育;一方面认为照顾孩子生活即可,其他不重要。流动儿童父母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常错过孩子教育的关键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2.家长榜样示范缺乏。流动儿童父母在城市打工,常面临巨大的经济与生存压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反而容易将自身不良情绪、不良思想和习惯转嫁或传递给孩子,无形中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3.学习环境欠佳。大多数流动儿童家庭学习环境较差,也没有跟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辅助设备。同时,大多数流动儿童课余时间要承担较多的家务,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甚至睡眠不足,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4.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流动儿童的父母多采用专制式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较少给予孩子情感温暖和理解;家庭成员之间较少沟通、交流,亲子关系疏离;加上经济不稳定,家庭心理氛围压抑、紧张,使得流动儿童有较强烈的自卑、孤独心理,较少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的心灵变得脆弱敏感易受挫折。基于以上分析,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与培训、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亲子主题活动,也可寻求专业人士、相关社会组织的专业指导。

  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对于其价值观、人格、交际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的家庭环境将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心理状态、日常行为以及智力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够亲密,留守儿童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较差,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家长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消极情绪明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留守儿童常常处于消极状态,由于长时间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在遇到问题或事情的时候十分容易形成孤单、焦虑、沮丧的情绪,从而严重影响其正常工作与生活。据相关数据研究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抑郁、负面、消极、偏执、焦虑的情绪数据均相对较高[1]。

  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会普遍存在一种被父母遗弃的心理,十分容易失落。往往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也不愿意与他人正常交往,性格较为孤僻内向。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即使有隔代长辈监护,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习惯一个人,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告知他人,长此以往十分容易形成人格障碍和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旁,他们十分缺乏关爱,性格内向孤僻,独来独往,“情感饥饿”的现象十分严重。

  在生活学习中儿童的心理行为与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也将会起到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更加愿意依赖父母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旁,会导致儿童严重缺乏安全感,失去依赖的对象。虽然可能有长辈照顾,但是长辈却无法给予心灵上的慰藉[2]。这种长期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十分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焦虑自卑的兴趣,敏感、无助、紧张,常常突然变得恐惧。尤其在遇到考试、比赛、提问等情况时,心理更加容易出现异常的情况。同时,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旁往往严重缺乏自我认同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更加容易胆小怕事,自认为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严重,自卑感严重,尤其是对于自身的智力、外貌等方面都十分自卑。

  家长要正视自己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时时刻刻做好耗子的榜样,不要过度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定期与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学校进行沟通,掌握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状态,熟悉掌握其成长情况,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加引导。例如,可以选择寄卡片、对话视频、语音通话等方式进行孩子进行直接的沟通。沟通内容方面除了要谈谈学习外,还要更多的涉及到孩子的生活,走入孩子的内心,多加关怀。同时,家长要及时联系老师观察孩子的成长状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工作是由学校承担的,学校应该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学习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以便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全方位的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档案要详细包括留守儿童父母务工情况、父母联络方式、监护人情况、监护人联络方式等,定期更新信息,以便在留守儿童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联系家长。其次,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监管制度。在班级中建立信息反馈平台,从班级同学口中获取更多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信息,将同学作为留守儿童与教师家长之间沟通的纽带,协助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留守儿童[3]。最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是通过课堂的教授进行的,更多的是通过丰富的活动开展的。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型教育活动。例如,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留守儿童的意志,培养其坚韧不拔的品格,提升其面对困难的能力。又例如,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外出游玩,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历史,了解社会环境,从生活中习得做人的道理。

  留守儿童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群体,其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明显,性格孤僻内向,焦虑自卑情绪严重等问题。作为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参与者的家长与学校应该重视这一情况,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怀,根据留守儿童的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采用心理教育策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重视,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开展各种垒许的活动,建立关爱留守和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杨会芹,张波,郭雪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12):18-22.

  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道出儿童时期所反应能力及所表现的心智,已经决定其人生轨迹,对此,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尤为重要,其中家长的教育尤为重要,对此,需要从家长因素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为儿童以后的健康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在儿童成长历程中,父母是最亲近的人。亲子之间的紧密关系,也影响着儿童的行为习惯、个人品格等,同时父母对待子女的爱,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塑造儿童的个性;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给子女留下深深的疤痕,造成人生难以忘怀的伤害。笔者查阅多项文献资料,发现家长教育存在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国内家庭大多为三口之家,独生子女是最常见的家庭结构。由于生活的忙碌,父母白天在外上班,晚上才有一些时间,拖着疲倦的身体与家人团聚一个冰凉的建筑物内。[1]此时的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看护,独处的时间比较多;同时没有同龄玩伴与其玩耍、交流,每天只能够面对冰冷的玩具、电视机。生活空间的狭窄、交友范围的狭窄,已经造成这些儿童胆小、缺少独立性等特性。[2]另外一些因素不可忽视,我国单亲家庭逐年攀升,儿童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其心理健康度明显低于同龄的完美家庭。这些儿童在缺少心理上的交流及照顾,缺少与外界陌生人交流,逐渐养成了懒惰、孤僻、自私的心理品格,长大之后,其人际关系也不太好。

  这一代的父母为了维持一个长期、富裕的家庭生活,需要在外打拼,大量时间用在工作上,缺少对儿童的照看,为此,家长就用物质来满足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小孩从小就养成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不良作风,这也就是现在城市里颇为流行的“啃老族”的深层原因;在儿童学业上,一味的强调分数,不注重儿童其他方面的培养,严重忽视了儿童心理、精神、个性上的培养。

  现在的家长可能在自己的学识、专业上有着比较独到的见解及应用方法,但一说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打、吓的教育方式,这些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并且这些不好习惯也可能为儿童承袭,一代代往下传。对此,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极大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品质。[3]如家长很随意,对待事物不放在心里,自己的小孩也能够做事马马虎虎。对于家庭离异的小孩,由于经历过家长冷战、热战的洗礼,会给儿童留下非常严重的心理阴影,造成孤僻、胆小的性格。也有部分儿童在家长的怂恿下,对看不上眼的儿童实施打骂行为等。对此,儿童身上的每一个心理毛病,都可以在其家长身上找到原型,家长说的话、做的事,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印证了“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儿能打洞”古老的道理。

  儿童是家长的开心果,是家长的希望,为了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家长应当为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环境,改变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看淡物质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力,更多给予情感、价值观、心理交流上的影响。

  人是一个社会群居性动物,人只有在社会交流中学会认识自己、学会认同其他人的观念、学会成长,为此,家长应当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多陪陪孩子出去活动,开启他们人生道理的智慧。第一,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玩耍,在交流中学会包容,在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培养融洽的朋友关系,跳脱狭小的生活空间,让自己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学会独立应对生活、情感上的问题。[4]第二,多抽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正如一个家长说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朋友,真心与孩子交朋友,就需要多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懂得孩子的行为方式,参加孩子的生日聚会,给孩子送一些小礼物等.”

  教育孩子是家长理所当然要肩负起的责任,也是国家、社会给予其期许,是一种不可推辞的社会责任,为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当发挥不怕苦、不怕烦等优良作风,合理安排教育孩子的内容、方式,严格落实自己制定的任务。首先,教导孩子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应用科学文化知识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具有理性思维。[5]其次,家长善于注意情感教育的尺度,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个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为此,家长且不能够过分的宠爱、溺爱,对孩子的爱要有节制、有分寸,懂得倾听孩子的呼声,认真对待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绝不放过孩子的每一个小错,不要采取无原则的让步,严格执行每一个规定孩子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1] 汪小琴,许爱珠,张建灿;农村贫困女童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 2011

  [3] 林晓丰;浅析现代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本应该和其他孩子们一样,享受父母的疼爱,家庭的温馨,但是由于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少,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引导教育,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性格上的缺陷或是心理上的障碍。而现在,这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在自我意识方面,留守儿童一方面有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智力、外貌等方面的评价偏低,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在情绪问题方面,留守儿童情绪较不稳定,容易出现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状态焦虑和抑郁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并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性比男性更突出。在亲子关系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对父母充满怨恨,并有盲目反抗心理。在学业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较多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比较严重。本人认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应对。

  根据调查结果,总的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留守儿童是有问题的群体,一些人甚至专门关注留守儿童个体的极端表现,并倾向于将留守儿童的各种不良表现简单的归于因为留守状态。各种媒体中频繁出现的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将留守儿童看成问题儿童的印象。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那种人”。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对于留守儿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偏见而给他们贴上不好的标签,只看得到他们的短处而见不到长处,这样就会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积极性。对待这些学生要从“短处”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这样不给学生贴否定性的“标签”,而是利用肯定性的“标签”做正向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发展特长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生自小就会受到父母的人格魅力以及身体力行吃苦耐劳的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家庭气氛的和谐与否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所以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要积极联合家长互动,不断提高家校互动水平,共同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对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毛病和缺点都感到头疼,但他们又缺少了了解孩子的耐心。比如学生在考试后,成绩好,便得到奖励,成绩差,便是训斥和打骂,长此以往学生便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甚至对家长敬而远之,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家庭教育失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要让家长转变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并尽量保持与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春节、农忙等农民工返流的机会,组织建立“家长———学校”和网上“家长———学校”平台。向家长倡导科学育人,鼓励家长与亲子互动:多打亲情电话、多写亲子书信。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薄”,教师通过打电话或写信给外出父母反馈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学生的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要针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变化,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与家长一起制定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的计划方案,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就都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要教师在备课时加入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授课时注意在课本内容以外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语文课本身就含有情感教育的内容、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等。同时,教师的积极关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对学生多加鼓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应该在校内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并开展定期的心理咨询以及心理辅导课程,这对学生是一种直接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除了心理教师集中为学生讲授心理课程,也可以单独谈话、单独诊治,帮助心理情绪起伏不定的学生调整心态,形成健康心理。在农村小学,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做到大规模普及,但学校可以以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此外,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也是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多媒体,加强对学生科普知识的普及,使学生从中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课余生活,引领“留守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掘他们的个人爱好和特长,使“留守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增多,在农村出现了特殊的群体――“留守学生”,但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全面推荐和发展,教育好他们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教师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如何引导这些孩子走出心理的误区,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了大胆尝试。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江南体育app下载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要搭建平台,让孩子和家长经常交流,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恰当地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为此,我要求留守儿童的家长是这样和孩子沟通的:每周固定时间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关心孩子的衣食学习。并且每月给孩子深入交流一次,帮助孩子整理遇到的问题,交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做人的道理。另外寒假暑假也尽量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孩子和自己一起住。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家长不仅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和孩子的情感深厚,促进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孩子也很活泼开朗,甚至比很多不是留守儿童的学生还要优秀。

  监护人是留守儿童的直接管理者,监护人的管理态度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发展。家长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经常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有助于双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达成共识,促使监护任务的落实,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和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经常交换意见,不仅能了解孩子的在家的行为动向、思想意识,而且能让监护人明白家长的教育意愿,达成教育共识,促进对孩子教育落到实处。

  当今的儿童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他们从小受赞扬多,批评少。过分的保护使他们不知受挫的滋味是什么,面对困难他们无所适从、惊惶失措。留守儿童在各方面遇到的问题比同龄孩子多得多,遇到困难时又常常缺乏家长的及时指导,因此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在教育中,我巧妙地创设情境,如设置难题、制造挫折等,使留守儿童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才能取得,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迎接困难的挑战,以适应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各种突发问题。

  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由于常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乏疏导,常常比较冲动,经常为一点小事而把矛盾激化、放大,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出于比较紧张、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培养留守儿童情绪调控能力尤显重要。

  培养留守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善于抓住机会,教会留守儿童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和策略。比如,在感觉到压力太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来舒缓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让他们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能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有助于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因此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而多数留守儿童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所以,让留守儿童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必要的。

  “好久没人牵我的手,好久没人摸我的头,冰凉的小手发烫的额头,生病是最想你们的时候……”这一首留守儿童的歌曲,唱得让人心酸黯然。山区的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呵护。普遍存在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学业失教、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人怎样得的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工作,必须先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的具体情况,找出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转化工作。通过调查,学校发现,造成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受欠缺父慈母爱的影响。2、受隔代溺爱的影响。3、受不成熟“自我认为”的影响。4、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5、受过分依赖学校老师的影响。6、受社会歧视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蟠龙完小对这些留守儿童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干预和预防等心理教育,把山区农村留守儿心理的健康教育放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进程之中,以“慰―帮―疏―导―护”来引领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得到了健康成长。

  经前期调查,发现近72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线次,造成了留守儿童的“亲情饥渴”,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更有极个别留守儿童记不清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摸样了。基于这种现状,学校专门在心理咨询室安装了一部亲情电话和一台可以视频聊天的电脑,免费每天向留守儿童开放,让留守儿童不出校园就可以和父母倾诉情感,拉近心灵上的距离。学校还开放了微机室,让留守儿童通过QQ很方便地和父母说长道短,保障了双方的沟通需求,包括双方的隐私也可以安全地得以交流,留守儿童的亲情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在外打工的父母思子之切,也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在调查中发现,65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2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由于父母长时间外出,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就无人监管,生活的基本技能也得不到培养。学校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了解留守儿童中父母均不在家的学生,指派教师其家长,结对定期帮扶。一是家长借阅或购买课外读物,让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得以充实,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头脑,产生激励效应。二是家长定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教会他们诸如煮饭、洗头、洗衣等基本生活技能,鼓舞其自信心,培养其自强力,养成热爱劳动,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3、疏: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给予疏导,防微杜渐。

  在学校留守儿童中,大部分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有的在家独自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较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只知溺爱,放任自流,儿童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疏导,极大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了一部分留守儿童行为的偏差,产生了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甚至行为失控的犯罪倾向。学校开展了“山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讲座”,由校长亲自作讲座。班主任老师们就很知根知底,耐心细致地给予及时有效地疏导,如有重大一点的心理问题学生,就配合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一起共同疏导和矫正。通过一系列正当和及时的疏导,学校留守儿童的孤僻、焦虑、自私、暴躁等心理现象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几乎就没有出现心理失范和行为失当的现象。

  零距离的关爱本属于父母亲人的,我们教师如能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来,定会给留守儿童创造一种爱的氛围,让孩子心情舒畅的置身其中,亲身体验到来自父母亲人以外的关爱。蟠龙完小周边村地广人稀,外出务工人员很多,其中父母全部外出的就有近60%,留守孩子处于不同程度的困境:一是父母离异或一方亡故的有十多名,他们的细小心灵过早地受到伤害;二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有近30%,孩子们受教育的随时都可能被贫困吞噬;三是监护人没有家庭管教能力的占50%,孩子们的成长处于“信天游”的状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只靠“外援”,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至关重要。蟠龙完小正式建立留守儿童综合教育管理系统,教师经常通过走动,到留守儿童的家里去,了解他们的经济、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学校还特别规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作为学生的临时监护人,更好更全面地关心留守儿童。为加强联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还与该村委联系,共同帮教和引导留守孩子。随着组织机构的建立,明确了教师帮教和引导留守孩子的责任,为留守儿童新增了不少家长,加强了零距离的关爱氛围。

  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实施,农村学校面临着寄宿制学生中留守儿童比列的增加。寄宿学生周一晚至周五都在学校一起学习、生活,与家长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时间显然少于走读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即使是星期六、星期日也见不到父母,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接送或看望时,就会产生孤独感,仿佛自己受到了冷落,久而久之,便会有一种自卑感,容易产生、“抑郁”、“沮丧”、“自暴自弃”的心理障碍。如果此时,老师和同学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们,主动接近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广泛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集体对他的温暖和关爱,情况就会大为改观。如在班里进行“父母在外我能行”、“做独立的小主人”等主题班会活动,甚至可以请留守儿童到自己或同学家里一起吃饭、过节、过生日等,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沟通彼此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要多用鼓励的语言,特别要及时表扬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生活、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之间合作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合作愿望,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如以个人为单位的硬笔书法比赛、棋类比赛、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比赛等;或以小组为单位的智力题竞赛、拔河赛、接力跑比赛等。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特别地给予留守儿童以关照,鼓励他们勇于参加,争取夺冠。赛后总结,一旦发现他们的亮点,热情地激励,让他们得到成功的,树立信心。

  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协调与同伴的关系,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一旦受到很小的挫折,表现的心理比较脆弱,承受能力差。应该怎样培养寄宿留守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呢。我以为: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中各种教育机会,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如在班干部的任用方面我采取了“班干轮换制”,并设置多种“班官”职位,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有发挥领导和管理潜能的天地。如笔者班上原来的班长因为不能继续担任班长,变得闷闷不乐,甚至产生了转学的念头,为此我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我首先肯定了他的工作能力与成绩,然后讲明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别的同学也有机会得到锻炼,同时也让他看看别人是怎样当好班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领导与管理班集体的水平。渐渐地,他明白了我的用意,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也渐渐能够坦然地对待各种得与失。平时对孩子百依百顺绝不是好事,有时还故意给孩子制造些小挫折,这对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留守儿童毕竟是未成年人,具有可塑性,孩子正处在一种成长的困境中,在困境中要看到希望,孩子的未来仍然是辉煌的。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往往只愿意享受成功的喜悦,承受不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往往一陷入困境就觉得末日来临,感觉自己没有了前途,缺乏一种坚定的信念。尤其是对一些陷得比较深的孩子,我们必须在恰当的时机,给予贴心的帮助,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其树立信心,例如,给他们讲述名人成功的故事、分析名人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必要的时候,还应结合思想品德课,加强对孩子的心理辅导,排除孩子心理上的疾病,矫正孩子不良的心理行为,培养他们对残酷现实的承受能力,使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生活中的坎坷,磨砺自己,锻炼意志,逐步树立“明天会更美好”的信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缺点。尤其是留守儿童,更需要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四年级学生李彦炳异常好动、又脏又懒;学习习惯较差,经常惹麻烦;上课管不住自己,家庭作业也很少能完成。如何找到转变他的突破口呢?我绞尽脑汁也没想到好办法。

  一次体育课上,我发现这孩子打乒乓球的感觉很好,就用心指导、训练他打球。结果他的乒乓球水平提高很快。原来他表现不好是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现在打球比别人强了,觉得自己在同学中也有了强项,找到了自信心,所以没有平时那么淘气了。我常鼓励他:“咱能把球打好,其他事情一样能做好。”进一步引导他在学习上首先认真完成作业,课堂上努力克制自己,后来他各方面表现都有转变,现在变得既活泼又可爱。

  创造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到自信心的机会。我们利用每年的重要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开发潜能,同时更好地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运动会、文艺表演、读书演讲、书画竞赛、开座谈会谈感想。二年级同学刘华阳在元旦联欢会上出语惊人:“愿地球上的小朋友,天天开心!”;王姣琰同学由表演唱歌,成长到做了“六一“文艺演出的主持人;语文老师指导梁小文、雒焕虎、韦宝祥合作朗诵,声情并茂、精彩动人;一年级的几名小同学诵读《道德经》,也是有板有眼;刘缘龙勇夺学校乒乓球冠军。他们都努力了,进步了,心底迸出了一句相同的话:相信自己!

  读书能够汲取精神食粮,改变人的内心世界,涵养人的气质,还能不断地为自己“充电”。通过读书,体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她像老师一样,引导孩子们去关心和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给人温暖,自己快乐。

  刘春梅同学个子小,胆子也小。我们发现她对书很感兴趣,就指导她读书。她读了不少课外书,阅读速度很快,记忆力也好,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渐渐地也敢在课堂上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习作水平跟着提高了,与同学们的交往多了、深了,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在与书接触的过程中,改变了她敏感、孤独、胆怯、抑郁的心理,走向了自信、阳光的道路。现在,她还是喜欢静静地读书。

  我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发现心理问题突出的孩子,就及时给予疏导,播撒阳光于他们的心灵之中,让他们健康成长。

  六年级的梁瑞同学家庭特殊,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常年在外,由爷爷、奶奶抚养。他的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也差,家里没人能辅导他的学习。平时沉默寡言,不与人交往。我们找他谈心,想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可任凭怎样引导,他硬是一句话也不说,总是那副无助的样子,惊恐的双眼中看不到一丝的希望。寄宿那一年,我们发现他起床后不叠被子,连续几次都是这样的情形。原来他不会叠被子。我们安排老师教他叠被子,他才学会的。任课教师给他单独设计作业,量少而又简单,都是他有能力完成的。大家肯定和鼓励他的点滴进步,结果他写的字整齐多了,也能写到格子里去了,学习逐渐有了进步。到了六年级的时候,他敢在班上说话了。毕业联欢会上,他不光发了言,脸上还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往往比较顽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反复进行引导和教育,特别要和监护人取得联系,配合做这项工作。社会力量的参与,也能在他们的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每年儿童节,白银市白银区妇联的领导来到学校看望、关心他们,为留守儿童送来慰问的节日礼物。爱心妈妈献爱心,弥补他们缺失的爱。王岘镇的30多名妇女干部与我们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每逢活动日,她们也来学校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下棋、打球、聊天,共同表演节目,赠送礼物,并合影留念;有的还带学生回家做客,让他们得到了亲情般的关怀。有些孩子家里表现好,学校里并不好;有的同学学校表现好,回到家里就成了霸王;学校安排班主任老师进行家访,召开家长会,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掌握他们的心理,然后家校配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因此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了精神支柱,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们对亲情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心能被安抚。他们生活在正常人的群体中,既受到正常儿童的影响,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人,所以这种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应该受到关注的。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不得不随单亲生活,或寄居在亲戚家里,他们的某些需要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得到满足。例如,在放学、上学时,看见别的同学常有人接送,而自己却很少有人接送,对比中逐渐产生自卑,在心理上感到矮人一截。其中因父母一方犯罪而离异的家庭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些家庭在解体过程中或不停地吵闹,或长期冷战,家里充满了火药味,甚至把子女当成了出气筒。这些孩子在家庭的紧张气氛中战战兢兢地生活;也有的单亲家庭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切包办;还有的单亲家庭的父母为了给自己争口气,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情况都会成为孩子胆小、性格孤僻的原因。具体表现为不敢与人交往,不敢说话,不敢回答问题,总是独自躲在一旁,甚至由于过于紧张话不成句,面红耳赤,浑身出汗。

  单亲家庭学生多疑和嫉妒的心理特征比正常家庭的学生显得突出一些,调查显示前者比后者高约3%。我认为,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同时虽然自卑,但潜意识里还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

  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特别是父母离异后缺乏必要的家教,他们心理上封闭性强,自卑感严重,性格孤僻,尤其生活在父母重新组建的家庭中,复杂的家庭关系时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绪,个别遭受各种虐待的学生对父母失去了信任,对周围的人也很冷漠,甚至产生对在温馨家庭生活的学生嫉妒与憎恶的变态心理。他们中的大多数学习成绩下降,85%的人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属于待进生。

  鉴于单亲儿童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教师应该弄清单亲儿童的心理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孩子的梦想,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是希望如此。家庭的缺失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他们不愿意把这些破碎的家庭故事与别人分享,想使之成为自己心中的秘密。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遇到一些与父母相关的课文或故事时,避免提问他们,要用心维护他们的自尊,让这些单亲的孩子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情感天空。

  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父母的关爱,他们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他们的心里泛起层层涟漪。教师的爱虽然不能代替父母的爱,但可以弥补父母的爱。生活在一个充满友爱真情的班集体里,他们会感到生活充满生机,感到自己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过生日时,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给他祝贺,每人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小小的礼物,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与单亲孩子接触的时候,应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等方法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倾听的方法让他他们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矛盾情绪,然后再对过激的情绪进行正确指导。以他们的聪明来鼓励他们一定会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以树立自信心。此外,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尝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

  班主任除了要多与单亲儿童的家长沟通之外,还应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商讨孩子的教育方法,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思想表现,并指导家长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另外,还应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和家长促膝谈心,讲清情理,不要因家庭的变故而忽视了子女的教育,使孩子不因家庭变故而对个性形成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