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笑声背后我为何泪目?
2024-08-12 23:46:06
在这个炎炎夏日,我和孩子一同踏入影院,享受了一场名为《抓娃娃》的喜剧盛宴。沈腾与马丽这对黄金搭档再次联手,为观众们编织了一张笑声连连的欢乐之网。影院内,笑声此起彼伏,如波涛般涌动,无疑为这个暑期档注入了无尽的快乐能量。然而,观影结束后,我却在笑声中品味出一丝酸楚,直至回家的路上,这股情绪愈发强烈,让我笑着笑着,不禁泪目。
《抓娃娃》讲述的是一位某市首富,为了教育孩子,不惜搬回自己曾度过贫苦童年的破旧老屋,让孩子亲身体验贫穷生活的艰辛,期待他能从中汲取斗志,习得生存技能,为未来的家族事业铺路。这场“苦难教育”,看似励志,实则揭示了中式成功家长的自恋心理——他们希望孩子复制自己的人生轨迹,仿佛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家族辉煌的延续。
影片在反讽家长的控制欲与牺牲型教育的同时,也呼吁社会尊重孩子的天性与个人爱好,打破教育的单一轨道。这些积极主题,早已被宣传稿反复渲染,我在此想分享的是另一种视角。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古老的智慧固然正确,但将它们演绎为让孩子“无苦造苦”的教育方式,是否过于极端?电影中的设定,将富豪子女描绘为“蠢胖如猪”,而穷人家的孩子则勤劳精干、上进孝顺,这种刻板印象显然有失公允。现实社会的复杂性远超于此,富家子弟中不乏哈佛耶鲁的学霸,而工地搬砖、草地放牛的少年也能收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既然孩子已然“生在罗马”,为何还要让他们再走一遍“西天取经”的苦旅?这种对苦难的过分歌颂,早已过时。
“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感叹,正是对当下社会竞争激烈、资源分配不均的写照。比你有钱、聪明、有资源的人,往往还比你更努力、更自律。富人的苦虽也是苦,但宗馥莉接班的坎坷之路,以及学业、商斗、宅斗的复杂剧情,与电影中刻意制造贫穷的教育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编剧借角色之口,发出困惑:“我一个穷困人家的孩子,被培养得德智体美劳样样俱全,不觉得不合理吗?”
教育产业化的今天,马继业这样的“穷人家孩子”背后,实则有一整支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在如此优越条件下成长的他,最终选择反抗父母的操控,追寻自由,实现体育梦想。而现实中的家长与孩子,却在升学压力、抑郁症高发与失业率攀升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电影中的励志故事,如同空中楼阁,傲慢而讽刺。那些同样向往清北的孩子和家长,没有家业可继承,只求一份体面的工作,哪怕996。自由与热爱,对他们而言,何其奢侈。
设想一下,如果电影中是贫穷的父母假装富有,给孩子营造优越的生活,江南体育注册以期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真相揭露的那一刻,又会是何种景象?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在现实中早已被质疑。有人生在罗马,有人一生无缘罗马,这是世界残酷的真相。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无论贫富,我们的情绪体验是公平的。穷人的孩子因捡到几个废瓶子而欣喜,富人的孩子须登顶珠峰方能松一口气。快乐的阈值各异,但喜怒哀乐贯穿每个人的生活,赋予每个生命独特的意义。
我期待一部电影,讲述没有家族托底的孩子,如何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精彩人生。这样的故事,同样可以笑料百出,充满快乐。因为,生活的真实,往往比虚构更动人。
笑中带泪,泪中含笑。《抓娃娃》以喜剧的外壳,包裹着对教育、阶层、人生价值的深度探讨。它让我们在欢笑之余,反思现实,追问未来。或许,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制造苦难,而在于引导孩子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价值。而这样的快乐,无关贫富,只关乎心灵的富足与自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